瑜伽練習包含多元面向,有人追求瑜伽帶來的平靜、有些人喜歡瑜伽動作的藝術性,有些則專注在瑜伽流動的運動控制,不同面向沒有所謂的對於錯,更重要的是個人需求與滿足。
即使不懂任何解剖或生物力學,依舊可以享受瑜伽練習的快樂,也能成為一名出色的瑜伽教學者。
但是,若能在目前的瑜伽練習和教學中,開放心胸接觸不同面向、探究更深入的身體知識,創造多元的動作經驗,打破一成不變的自我練習或教學空間,相信能提升大家的動作控制能力、增加課程編排的豐富性。
萬物中皆有平衡,如太陽與月亮的引力作用達到潮汐平衡,森林的多重結構讓生態能完美協調運作。人體的生物力學幅度與曲度,則完美地呈現人體結構的平衡美。
頭顱:後凸
頸椎:前凸
胸椎:後凸
腰椎:前凸
薦椎:後凸
膝窩:前凸
足跟:後凸
足弓:上提
以上的關節組合和力學,呈現了如中文裡的「弓」字結構。
母胎出生時,我們的脊椎原型像個「C」型。成長過程中,學習抬頭、翻身、攀爬到站立行走,在各種動作中努力建立身體的曲度。
學習各門運動康復理論、包含脊椎側彎課程時,老師們都會努力的提醒「身體生理曲度的重要性」。還記得第一次參加解剖列車課程時,老師說到:「我們人體在矢狀面,冠狀面甚至水平面中,永遠都在達成平衡的掙扎」,當時在台下的我心裡非常的認同。
因為日常生活的各種姿態慣性,容易讓我們忽略生理曲度變化,悄悄地改變了身體的平衡與協調,直到身體出現莫名的疼痛或不適感,才讓我們有「危機意識」。
如果運動過程能讓我察覺自己的身體,從而了解在運動時如何達到協調與平衡狀態。或許我就不會無心傷害了母親生養我的肉體。
為什麼身體的生理曲度會長成如「弓」字的型態?主要是為了保持彈性、避免關節的撞擊、摩擦!
前凸後凸的曲度結構,讓身體各關節在動態中能有適當的彈性回壓,同時透過關節的滑動與滾動,來平衡動作產生的壓力,讓身體成為一個富有彈性又能整體運作的結構。
我個人很喜歡解剖列車裡強調的「張拉整體」觀念。透過肌筋膜連結的人、的確是一體的,但很多時候,我們會把重點放在髖、腰,肩等部位,而忽略了整體性的平衡。
身體生物力學的平衡,不僅在生活中、運動中,甚至是心理的情緒起伏,都會產生不同層面影響。要理解這個身體結構的平衡是不容易的,不是讀一本書或上一兩個課程就能完全掌握 。我們可以單純地從掌握自己的身體現狀開始,觀察自我的體態姿勢。
例如比較容易觀察到的「肋骨外翻」,通常還會合併以下常見狀況:
胸椎過直
翼狀肩胛骨
脊椎小面關節閉合
骨盆前傾
頸與胸椎不協調代償
胸椎與腰椎功能失衡
肋骨外翻,只是觀察外表比較容易發現,但事實上、身體整體協調功能代償可能不只這些。有人認為,發現肋骨外翻,只要把翻出來的肋骨往裡按進去就能解決。但人體不是黏土、更不是樂高積木,不應該如此粗暴地對待身體。
觀察整個胸腹腔結構,你會知道外翻的肋骨,屬於胸腔下段的肋骨籃,膈肌以下的左側是胃,右側是肝臟。我學習解剖列車處理手法時,老師特別叮囑我們處理肋骨籃要非常小心,必須很輕柔才能避免傷害內臟與內在筋膜。
我們應該回到中軸結構和脊椎整體來思考,才能從根本解決肋骨外翻的問題。呼吸的協調、自身的察覺、與身體控制更為重要。每個生理曲度的建立都蘊含了深奧的知識。
呼吸與軀幹協調穩定中,膈肌能否360度全面擴張,讓腹部肌群能穩定地激活、與骨盆底肌相對協調平衡,是我們處理肋骨外翻問題時,更值得去關注的面向。
建立永遠趕不上破壞,思考上的單一觀點與盲目自信,往往會是自我最大的絆腳石。
瑜伽練習中,是否所有關節、關節囊都能任我們隨意凹折,這些關節凹折真的都是必須的嗎?
我們人體的關節,有可動性很高的,也有只容許些微活動的微動關節,例如肩關節與薦髂關節的活動度就大有不同。有些關節主要功能是穩定,有些則有大幅活動的能力。了解當中的協調關係,有助於避免運動傷害,同時也有助於教課時,觀察學生的練習狀態和困難。
人體不是塊直板,生理曲度的誕生是為了平衡。了解自己身體的條件與姿勢,了解結構的協調運作模式,並在瑜伽練習中時時注意掌控脊椎的變化,不過份破壞生理曲度,才能保護好身體的結締組織和關節。
這文章主要是想分享自己的學習,練習和教學觀點,希望可以讓大家以更多角度切入學習。練習沒有對與錯,只有不斷的探索學習,Namaste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