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睛是我們的靈魂之窗,眼睛的視線可以牽引頭部深層肌肉,影響筋膜的動作和穩定。其中,枕下肌群(suboccipital muscles)和我們的視線動態密切相關,
枕下肌群是頭頸部後側深層肌群,屬於身體後側筋膜(淺背線Superficial Back Line),連結著頸部後側深層肌群和脊旁肌群。為確保對頭部的精細控制,枕下肌群上有高達200多個肌梭(肌肉張力感受器),相較其他肌肉密度特別高,因此,若枕下肌群受限,會直接影響頸部與脊柱的活動度。
除了頭頸脊椎的活動度,枕下肌群是全身唯一連接在脊髓被膜上的肌群,當枕下肌群緊張時,會導致脊髓被膜緊張,進而使全身肌肉緊張。
枕下肌群(suboccipital muscles)解剖學簡介:
位置:枕骨下方,寰椎、樞椎的後方頭半棘肌的深面,包括頭後大直肌肉、頭後小直肌、頭上斜肌、頭下斜肌四塊肌肉
1. 頭後大直肌(呈三角形)
起點:樞椎棘突
止點:下項線的外側部
2. 頭後小直肌(呈三角形,較小居內側)
起點:寰椎後結節(其實就是棘突的位置,只是寰椎沒有向外凸出,只是一個小結節)
止點:下項線的內側部
主要功能:兩塊肌肉的功能是相同的,單側收縮對側旋轉,雙側收縮時頭部伸展(仰頭)
3. 頭上斜肌
起點:寰椎橫突
止點:枕骨下項線上方的骨面
主要功能:單側收縮同側屈對側旋,雙側收縮仰頭
4. 頭下斜肌
起點:樞椎棘突
止點:寰椎橫突
主要功能:單側收縮同側屈同側旋轉,雙側收縮頸部後伸。
枕下肌群整體而言是使頸椎後伸的肌肉,具有穩定脊椎,引導定位頭部方向的能力。
當其出現問題時,不但會使日常生活出現障礙,同時會給身體帶來很多的不適,如:頭痛、暈眩等。
如果枕下肌群左右兩側失衡,會讓頭部與軀幹產生側傾與旋轉。
枕下肌群失衡在練習中的常見問題:
後彎練習中,如果太快或過度頭後伸,會導致脊柱後側與腿後側的肌肉緊張,無法順利延展完成練習。
頸部過度後伸會破壞呼吸的平衡控制。
倒立練習,頭部過度的後伸,會讓脊柱無法穩定在直立狀態。
在跳躍練習倒立的過程中,會因為頭部的過度後伸,導致胸腔伸受限於應該處在前屈位的倒立練習
因為對自己與動作的不確定,產生下意識的視線浮動
急促的呼吸讓胸廓影響頭顱的穩定
情緒起伏、對動作的不確定與不安也會讓枕下肌群張力隨之變化
在日常姿態中,因頭部附著在胸腔上,一般是因為軀幹代償而失衡。特別是頭前移與上交叉綜合症的姿勢代償,也會讓枕下肌群長期處於緊張狀態。因此,在練習之外,更重要是自身姿勢的評估。
瑜伽練習建議:
後彎:
頭部位置移動需配合胸腔的延伸而產生。延伸過程中,視線穩定有助於在動態中輔助頭頸穩定。記住,過快或過多的頭部位移慾望,會使後彎的延展因視線浮動被破壞。
手平衡/倒立:
視線方向會決定脊柱是穩定或被破壞,在該穩定的情況下,應避免脊柱產生過度的伸展,從而失去的穩定前屈中該有的力學條件。
旋轉:
胸椎旋轉時常配合視線輔助牽引。但是,頭部過度的主導會讓胸椎失去領導能力,導致頸椎代償。因此脊椎旋轉應掌握核心穩定,由胸椎啟動,並且保持頸、頭部和視線的動態穩定。
總結:
在身體控制的練習中,頭部與視線的控制應該被納入考量,運用恰當會是非常有效的幫手。
當能把視線與頭頸穩定掌握好,不僅練習能變的更輕鬆,呼吸與平靜也會隨之而來。
這文章主要是想分享自己的學習,練習和教學觀點,希望可以讓大家以更多角度切入學習。練習沒有對與錯,只有不斷的探索學習,Namaste
Comments